凝聚三方联调合力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凝聚三方联调合力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019年广州市劳动关系三方联合调解中心调解员
培训班顺利举办
当职工和用人单位产生矛盾无法解决,双方直接沟通无果,职工除了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还有其他更好的途径解决问题吗?2019年8月28日,广州市劳动关系三方联合调解中心调解员培训班沙龙活动中,参与调解的三方联调中心调解员欧阳锋律师,分享了他调解的一个案例:职工温先生在执行工作任务时,不幸发生交通事故。经过鉴定机构的鉴定,被认定为三级伤残。交通事故处理后拿到一笔赔偿金,但温先生所在的公司是一家承揽清洁的小规模公司,没有交纳工伤保险,无力赔付。此事双方经多次协商无果,后经调解员的耐心调解,按分期支付赔偿金方式达成一致意见。结果得到了双方的认可,公司既可以正常运营,又能支付职工的赔偿;职工温先生也能得到自己满意的赔偿金额,手术治疗费用得到一定的补偿,也减轻了家庭负担。
为提高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三方联合调解中心调解员的专业理论水平,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队伍整体综合素质,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市总工会、市企联、市工商联,8月28日举办了2019年广州市劳动关系三方联合调解中心调解员培训班,全市劳动关系三方联合调解中心聘请的律师调解员及参与三方联调中心工作人员共188人参加了培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冯星树、市总工会副主席夏俭保、市企联副会长于敏之、市工商联副主席陈立参加了开班动员并讲话。
培训邀请了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领导和专家进行辅导授课,共设置《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创新发展》、《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合理性之司法审查》、全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案例研讨沙龙等课程与活动。培训结束后,全体学员还需围绕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处理论研究、案例分析或者相关思考建议,提交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分析文章,作为培训考核依据,并择优结集印发。
这次培训也是广州为进一步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的具体内容。近期市人社局联合市委政法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局、财政局、总工会、工商业联合会、企业联合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完善多元处理机制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针对当前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工作中遇到的机制不畅的“痛点”,紧紧围绕多元处理机制这个重点,从组织网络、完善机制、激励措施等各方面系统地建立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机制,进一步提高调解仲裁工作质效,切实维护劳动人事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一是健全多层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网络。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加强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形成街镇基层调解组织为主,企业、行业等调解组织为基础,三方联合调解中心为补充,相关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体系。总工会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司法行政部门,推动300人以上(含300人)已建立工会的企业普遍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二是完善专业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制。鼓励和支持法学专家、律师以及退休的法官、检察官、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仲裁员等社会力量参与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有条件的可设立调解工作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加强对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统筹指导和管理监督,会同总工会和企联、工商联等企业代表组织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三是创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制。创新仲裁调解制度,可在仲裁院设立调解庭开展案前、庭前调解工作,案件承办仲裁员加强庭中、庭后调解工作。推行“阳光仲裁”,探索开展仲裁裁决书网上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积极推动法律援助参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活动,在有条件的仲裁机构设立法律咨询及办理法律援助申请手续专窗。实施案件分类处理,简化优化立案、庭审、调解、送达等具体程序,实行“繁案精审”“简案快审”,提高仲裁案件处理质量和效率。四是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探索在自贸区南沙片区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逐步与国际接轨。开展聘任港澳籍仲裁员试点工作,充分发挥港澳籍仲裁员在化解劳动人事争议、构建和谐关系方面的作用。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和南沙自贸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率先设立劳动人事争议巡回法庭。探索推进与香港接轨的劳动争议简易裁审模式;发挥劳动争议替代性解决机制(ADR)作用。五是加快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处信息化建设。树立“互联网+调解仲裁”理念,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利用“粤省事”小程序服务平台,全面开展在线调解、在线仲裁、电子送达等,实现线上、线下服务对接,提供“一站式”争议处理服务。探索人民法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工会、仲裁机构等各部门联合开发建设“劳动人事争议一体化处理”小程序,推动劳动人事争议更好、更快处理。六是依法保障调解仲裁工作经费。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案件补助制度,按照“一案一补”的基本原则,根据案件处理的难易程度、涉及人数、涉及金额、社会影响等因素,划分案件评价等级和补助标准。七是健全劳动人事多元处理工作协调机制。各级党委政法委要把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内容,作为综治工作(平安建设)考评的基础性指标,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部门间要建立完善形势研判、信息沟通、联合会商、协调配合制度,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互动有力、运转高效的联动机制。
劳动人事争议三方联合调解中心主要负责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范围内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工作。2019年上半年,全市联调中心共安排了2028件案件参与案前调解,其中经联调中心调解成功的案件共1399件,调解成功率为69.98%,取得良好效果。大大提高了案件调处效率,有效缓解了案件积压的情况。实事求是、各退一步的处理方式为纾解心结、握手言和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可深层次化解矛盾,做到案结事了人和,让劳资双方实现双赢。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探索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新途径,以落实八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完善多元处理机制的实施意见》为抓手,进一步解决调解组织、队伍、激励机制等问题,形成部门间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互动有力、运转高效的联动机制,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有效维护我市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